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259
图为突泉县永安镇永安村黑木耳养殖基地。郭振华 摄
我们的职工坚守驻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奔赴河南水患地区抢险救灾,捐献造血干细胞延续同胞生命,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在奉献社会、传递大爱的道路上,准能人永不缺席。
——准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杜善周
一年只有一个学雷锋纪念日,一年只有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但对于准能来说,奉献是永久的基因和底色。大道行远,传递爱没有终点,一直以来,准能集团上下始终履行着社会责任,彰显着央企担当,在充分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的同时,一直走在奉献社会、传递大爱的路上……
尽我所能 续你生命
“正是您的慷慨才让我的妈妈重获第二次生命。您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好母亲、一个知心的好妻子、一个贴心的好女儿,还有一家人爱的希望……”这是一位白血病患者的女儿得知母亲找到配型,并且对方愿意慷慨捐赠造血干细胞时,给捐献者写的感谢信。而这位慷慨的捐赠者就是选煤厂职工胡亚利,她的善行义举不仅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还挽救了一个濒于失爱的家庭。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延续的不竭动力。在准能集团,累计1.4万余名职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有357名职工申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而胡亚利也不是唯一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职工,还有公用事业公司职工刘文斗、矸电公司职工陈宇、设备维修中心职工闫龙,他们4人都用爱心点亮了被捐助者的生命曙光,用无私奉献续写了他们的美丽人生,也诠释了当代工人的崇高品质和大爱情怀。
2021年7月,河南的持续强降雨造成该省多个城市和地区内涝,洪水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听闻河南遭遇水灾,有村庄被洪水围困,正在休假的行政处职工杜永先、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职工余明中、生产服务中心职工顾孙勇、矸电公司张利军4人主动报名参加准格尔旗安达救援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赴河南一线灾区救援。救援过程中,他们有时冒着暴雨,有时顶着烈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卸货、组装设备、开装载机、划船,把被救的村民载出来,背老人、抱孩子,上船、下船,到安置点,来回往返数十趟,不说一声累。为了那些危难中的同胞,为了抢救生命,他们不惜一切,奋不顾身,和灾难顽强对抗。准能现有在册青年志愿者共有2271名,另有无数参加社会各种爱心组织的编外志愿者,他们不仅仅拥有一腔热血、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还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的救援知识和能力,能够更好地实施救援。
在准能,像胡亚利、杜永先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黑岱沟露天煤矿公益事业的倡导者李越,从2011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奔波在公益路上,足迹从鄂尔多斯到乌兰察布,从内蒙古草原到贵州偏远山区,爱心捐款42000余元,参与组织助老活动200余次,公益里程33800多公里,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000余小时;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职工降建新和黑岱沟露天煤矿职工王玉山,他们连续无偿献血20年以上,两人累计献血量达22200毫升,分别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铜奖……他们都是准能的普通职工,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助人为乐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准能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职工能够奉献自己、传递大爱,就是在追求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日子确实好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准能职工对美丽中国的期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为之奋斗的信念。
奉献的力量一直在凝聚
2020年3月4日下午,载着8名安达救援准能大队队员的两辆私家车驶出薛家湾镇,在经过呼准高速和一段崎岖不平的乡间土路后,在一处占地平米很小的独门独院前停下。
安达救援准能大队这次要帮扶的是海子塔镇沟门村的一户贫困家庭。这户贫困家庭是他们在2019年年底的‘与爱同行’活动中摸底发现的。“与爱同行”活动是准格尔旗安达救援队的一项公益活动,每隔一段时间,其成员便会到准旗各个镇、乡、村的贫困家庭开展修缮、打扫、理发等志愿服务以及家庭状况摸底,以便于长久帮扶,而安达救援中,由准能职工组建的准能大队一直是开展公益活动的主要力量。
安达救援准能大队成立于2017年8月,由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其队员来自准能集团两个露天煤矿、两矿选煤厂、设备维修中心、炸药厂、生产服务中心等单位,一直参与校园安全防护、道路救援、抗洪抢险、寻人搜救、爱心送考、助老、助残、助学、环境保护、社区惠民服务等十几项公益项目,累计服务时长10万多小时,4000多人次参与,累计捐款捐物约20多万元。尤其是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准能大队负责居民社区8个卡点24小时执勤防控任务,每三小时换一次岗,连续执勤40余天,尽职尽责完成了疫情防控执勤任务。他们积极输出社会正能量,为准能集团,为地方,为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
2019年3月7日临近午时,6辆私家车缓缓驶入准旗大路乡乌兰卜浪村的村道。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运输队原赵鹏班组爱心分队要去帮扶梁蛆女家庭。梁蛆女的丈夫瘫痪在床,自己又突发脑溢血,3个子女都在上学,一家人的收入全部来自于院子里的几棵李子树,困难得不能再困难。为了帮助她家,爱心分队成员自发购买她家的李子,每年5、6千块钱,已经持续了5年。他们这样做,不但帮助梁蛆女一家渡过了难关,还帮她的子女卸下了思想包袱,消除了抵触心理,觉得自己能够自食其力。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生活帮助、经济资助,更可贵的是精神帮扶。
在准能集团,公益服务队可不只安达救援准能大队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运输队原赵鹏班组爱心分队,还有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工务队志愿服务队、选煤厂家电义务维修服务队和婚庆礼仪义务服务队、设备维修中心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及各单位职工自发组织的公益志愿服务小团体,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热心于公益事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成为准能集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面旗帜。
“每个人都有一念善心,只要被启发,爱心就能被点燃。”而这些爱汇聚到一起,就会升华为一种无敌的力量,永远不要怀疑爱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推动着准能集团各个公益服务队广施善举义行,弘扬“向善、博爱、奉献”精神,勇担社会责任。
心怀“国之大者”
2004年至今,慰问困难职工家庭11756户次,发放慰问金2658万余元;帮扶救助困难职工540人次,共发放帮扶救助金570万余元,其中,金秋助学共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259户次,慰问金141万余元;帮扶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256户次,帮扶资金378万余元;给予困难员工应急救助帮扶25人,帮扶金50万元。2018年,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带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永安村80户168人年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
2019年,对突泉县永安镇永安村进行产业扶贫,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和黑木耳种植项目,让9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2018年至2020年,参加“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捐款245.48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消费扶贫累计8697万元,其中购买本地扶贫产品7166万元。
……
一份爱心清单,一系列慈善义举体现了准能集团奉献社会的拳拳之心,彰显着准能作为央企的责任担当。
不让一个职工因生活困难掉队,这是准能集团这个“大家庭”竭尽全力去做的事。为此,准能集团建立党政参与、工会主导、覆盖全面、保障有力的多层次帮扶体系,实现帮扶基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工会每年年底对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建立动态困难职工档案,在节假日等时节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慰问活动等。一次次走访,一声声询问,一项项措施,让帮困工作不仅到位,还很走心。通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帮扶、金秋助学、大病救助“四大送温暖平台”,准能集团形成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帮扶体系,实现了对困难职工全时段、无缝隙的“一条龙”服务和帮扶,切切实实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也兑现了“不让一个患病职工及家属因困难放弃治疗,不让一个职工子女因困难失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近年来,准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坚持“政府所需、企业所能”的工作原则,选派驻村干部,通过走访调研、产业帮扶、爱心捐助、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等帮扶方式,把突泉县永安镇永安村和准格尔旗周边十几个嘎查村作为精准扶贫主战场,全面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脱贫攻坚拔寨中践行初心使命,用爱心助力贫困村脱贫增收、致富奔康。
在传递大爱的路上,准能永不缺席。今后,准能集团将继续践行央企的使命担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和德和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以德立企,众志成城,心灵富足,行知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