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3 浏览:230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所著的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相比之前读过的《活着》而言,不论是在立意还是文笔方面,都令人觉得哀而不伤,有些地方甚至带着黑色幽默,令我感觉如鲠在喉。
本书是以主人公“我”孙光林的视角回忆了童年,让读者看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孤独、绝望、忧伤和破灭,看到了社会底层中小人物的命运、人与社会的交往方式等。
书中回忆的时间线“杂乱无章”,这也正符合了现实中人们的记忆,毫无章节拼凑在一起。时间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便是回忆,童年的蝉鸣和蛙叫,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伤痛,收拾好心情装成一个成熟的大人……好像这些七零八落的片段便拼凑了一个人的半生。回首往事不是为了怀古伤今,更多的是怀揣美好的记忆脚踏实地的展望未来,让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坚定不后悔的,再过5年甚至10年回想起来,脸上依旧是灿烂的笑容。
书中写到:“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在我看来,朋友不在于多,有得益于交心的几个足以。
人生路漫漫,一路上我们遇到过很多人,也与很多人擦肩而过,我们都曾尝试过努力讨好他人和刻意融入不适合自己的圈子,原以为可以从中感受到热闹所带来的欢娱,但结果却往往是令自己更加孤独。
知己难求,与其强颜欢笑,不如静下心来提升自己,读一本书、学一门课程、锻炼自己的身体、看一部电影、听一首老歌……这种“孤独”带来的价值和快乐远远超过那些毫无意义的社交。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不需要去为了塑料友谊而装模作样。当然这也并非是意味着封闭自我拒绝社交,而是可以与他人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不忘初心,提升自我。当我们抵达一种高度,不再假装拥有那些“表面朋友”的时候,就像孙光林结识了苏宇一样,我们也会交到真心的好友。
成长是一次次的面对孤独,忍受孤独,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我们也因此得以成长。
作者单位:二公司